IMGP0188.png (Alberobello的巷弄中,有著一排排近1500個這種石灰石小屋Trulli,每一個屋頂尖端有不同造型,屋簷石灰石板上也會畫上每年不同的期許)

IMGP0240.jpg

我一向覺得現代人可以用金錢買到時間的現象很神奇,但是或許太過簡易,人們並不特別的珍惜。前一陣子突發奇想,想用大量的酒瓶軟木塞做浴室的地板,小小的浴室計算起來竟然需要六七千個軟木塞才能完全的覆蓋。我想我這輩子大概喝不了那麼多,收集不到這樣龐大的數量,便上網搜尋了一下。網路上賣的東西真是無奇不有,一位老先生收集超過三十年的酒瓶軟木塞,用一個比我還高的紙箱裝著,八十歐元賣給了我。我拖著這個紙箱回家的路上,有一種奇異的感覺。老先生收集了大半輩子的酒瓶塞,想要傳給孩子的時候沒有人有興趣。這些別人眼睛中的垃圾,在老先生心裡大概是一輩子的回憶。為每一個特殊場合所開的香檳,與妻子共進晚餐的家常紅酒,慶祝孩子大學畢業的滿足與欣慰,每一個聖誕節家族聚會的熱鬧談笑,六七千個回憶的片段 , 全裝在這個沉重的紙箱裡,被一個從地球的另一邊來的外國人,給買走了。
剛剛開始想像新家的佈置時,雖然近年來我已經不再練習鋼琴,但是一個溫馨的家的畫面,對從小鋼琴主修的我來說,一架三角鋼琴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我開始努力存錢,可是竟然機緣之下,在拍賣網站上跌破眼鏡的低價讓我找到一臺1890年代製造的,貝森朵夫的鋼琴。想要脫手的是一個德國中年人,他表示家裡沒有人會這個東西,一台鋼琴霸佔了客廳大部分的位置,十分礙眼。於是為了擺脫這個歷經四代,家族擁有的龐然大物,不惜賤價出售。
1890年,布拉姆斯剛剛宣布退休不再做曲,不到一年之內受到豎笛家Richard Mühlfeld音樂會的感動,忍不住動手譜曲了經典的兩首豎笛奏鳴曲,至今還是豎笛與中提琴的重要曲目。1890年,年輕的西貝流士在柏林讀書,現場看到漢斯‧馮畢羅指揮柏林愛樂以及傳奇的姚阿幸四重奏演出貝多芬與舒伯特的四重奏。1890年梵谷剛住進法國南部聖雷米的療養院,成天對著旋轉的玉米田與橄欖樹,試圖走出腦中的困惑。
我客廳中的鋼琴經歷過這個時代。
這或許是一種無法形容的價值觀,但是竟然用金錢買的到的時間,對我來說是既幸福又惋惜的感覺。
放眼看去柏林市區裡,有許多六七零年代,戰後為了民生需要,快速建立的建築物。一格一格的高樓大廈,制式化的格局,毫無用心的外觀,如養雞槽般的公寓,速度之快,數量之多,似乎是想把過去的痕跡盡速地抹去。
1945年德國投降之後,柏林基本上只剩下廢墟。許多歷史的紀錄影片慘不忍睹,讓人非常難以相信這是今日如此繁華的首都。戰爭結束了,生活卻得繼續。為了讓人們有一片遮天避雨的屋簷,六七零年代注重快速,經濟,實用的民房建築風格,便如雨後春筍般的大量製造。這大概也是那個年代人們心理的寫照,中國人說,衣食足而知禮節,當時的柏林,衣食不足而不識美學。
這些對我而言醜陋異常的建築體,許多都列在歷史遺跡的保護名單之內,不能隨意地更動其外觀。屋主即使要變更室內規格設計,都要經過嚴格的考察與政府核發的許可證。我不禁懷疑,這一段人類社會為了經濟、方便而建築的背景下所遺留的歷史腳步,該不會是政府為了要警悌大家美學的負面教材,而特意不許更動?

當一個年代追求的不再是心的滿足,靈魂上可以對得起自己的成品,而以經濟快速、權衡獲利為第一優先,即使無心創造醜陋,卻也瞞不過時代的眼睛。


以前在台灣的時候,偶爾在屏東,高雄的鄉間會看到舊時的三合院。三合院中的一磚一瓦是如此地真,飛揚的屋簷燕尾與鮮豔的八家將琉璃是如此地貼近我的心,延綿的拱門穿堂,彩繪的馬背山牆。這幾年回去的時候,我常常站在以前習慣的三合院舊址,對著突然矗立的水泥公寓愣愣地發呆。古物的保存與修復,需要大量的財力與心力。現代社會追求速效,我們習慣的「砍掉重練」,既經濟又省力,常常贏了這場比賽。殊不知目光短淺,注定全盤皆輸。於是三合院「美化」成了透天厝,舊宿舍群變成了購物商場。在我們這個不愁吃穿的年代,我們大肆宣揚「新‧生」的喜悅,而生命中的「老、病、死」我們總想躲得越遠越好,最好不用面對,假裝從未發生。
這次去義大利南部Apulien省的小鎮Alberobello,是一個現今保存最完整Trulli(Trullo的複數)的小村落,窄而密集的巷子裡,竟然有接近1500個Trulli。這種用石灰石堆疊起來,沒有用到任何膠狀物接黏的「乾式建築法」,因為拆除容易,一開始的源起竟然是為了逃稅。宗教或魔法保護意義的各種象徵符號,在金字塔形狀的石板屋頂上,以石灰畫上這戶人家的新年新希望。1966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重要人類遺跡的名單中,令人感動的不只是他那可愛近乎童話式的外表,讓我感觸良多的是聯合國將它列入名單的原因。評鑑委員認為,這種可以追溯至史前時代的建築工法,在Alberobello這個村落以高度的智慧在改朝換代的千年之間,持續地適應當代的需要而留下保存完整,兼具實用與歷史價值的建築群,是這個地方獲選的原因。

於是千年的老房子有了新的尊嚴,找到了新的定位,不再需要試圖改善或遮掩四位數的年齡與外牆上歲月的痕跡。

IMGP0723.jpg

 

IMGP0807.jpg

IMGP0801.jpg

參考資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Alberobello的介紹:
http://whc.unesco.org/en/list/787/
義大利觀光局網站:
http://www.italia.it/en/discover-italy/apulia/poi/the-trulli-in-alberobello.html?no_cache=1&h=alberobello
http://www.italia.it/en/discover-italy/apulia/poi/the-history-of-alberobellos-trulli.html

必遊景點
Trullo Sovrano,全村唯一的兩層樓Trullo建築,裡面有對Trullo生活方式與空間規劃詳盡的解釋。
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js=y&prev=_t&hl=it&ie=UTF-8&u=http://www.alberobellocultura.it/&sl=it&tl=en
Trulli Siamesi 全村唯一的雙頂Trullo建築。
http://www.costadeitrulli.org/en/region/alberobello-55/the-trullo-siamese-013.html
Sant’Antonio 位於小鎮山丘高點,是教堂建築與Trullo建築工法結合的最佳範例,部分建築體也提供住宿。
http://www.santantonioalbergo.it/

Trulli IMGP0651.jpg

IMGP0227.jpg

 

餐廳推薦
Alimentari
販賣當地食材,麵包,義大利火腿,酒,醃釀小菜等等,非常建議隨機帶幾樣回住處,在不想出門上館子的日子裡,靜靜地在家品嘗當地人的生活樂趣。老闆非常和善而且爽快,會推薦當地生產的紅酒讓顧客試味道,感覺是以純粹分享的心情開店,然後試飲的酒一直給你加滿。
https://www.tripadvisor.com/LocationPhotoDirectLink-g580227-d4307494-i74938318-Alimentario-Alberobello_Province_of_Bari_Puglia.html

IMGP3697.jpg

IMGP3701.jpg

Mille Voglie
這家老闆是一個年紀很大的阿公,看起來像普通甘嗎店的甜食專賣。奇貌不揚的手做點心每一樣都異常地美味。
https://www.tripadvisor.com/Restaurant_Review-g580227-d3844653-Reviews-Mille_Voglie-Alberobello_Province_of_Bari_Puglia.html

IMGP3693.jpg

La Cantina
開放式廚房,專做當地料理。
http://www.ilristorantelacantina.it/home.htm

酒莊體驗
Cantina Museo Albea
https://www.tripadvisor.com/Attraction_Review-g580227-d5324497-Reviews-Cantina_Albea_winery_and_museum-Alberobello_Province_of_Bari_Puglia.html

IMGP0749.jpg

IMGP0187.jpg

IMGP0200.png

 

 

 

IMGP0696.jpg

IMGP033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omitu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